2023-01-29 17:30:51单机游戏媛媛
伊克西翁ixion是一款相当优秀的游戏,在游戏中有着超多的玩法内容等你来探索,不少小伙伴可能对《伊克西翁》各区域建筑布局思路一览内容存在困扰,不知道去哪解惑,如何是好呢?来看看教程之家小编下面精心准备的内容吧,也许对你有用哦!
前言:
这个游戏说实话难度并不高,不太需要追求超高效率的布局,不过看到不少b站做攻略的up给出的“完美”、“最优”、“最密”布局有点标题党,关于“好”的布局的定义也不是非常充分,所以在这边分享一下我的布局,顺道补充一些评判一个“好”布局的参考角度。
顺道一提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游戏的拆除建筑是不会损耗资源的!!!这点非常重要,前后期布局肯定不会完全一样,很多所谓的“完美布局”也只是给出某个阶段的布局。而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前后期均可用且改造起来方便的布局思路,也即是注重我之后会讲到的“灵活性”。之后我展示布局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和需求慢慢调整。
什么是好布局
个人认为,评判一个布局的优劣可以从“土地利用率”、“物流效率”、“灵活性”、“产能平衡”、“稳定性”、“自动化/省事程度”、“个人美学”等角度考虑。以下分别展开解释:
土地利用率:
这也是大部分攻略都在追求的属性之一,但是许多攻略对土地的利用率计算并不准确。有些人还标榜着“一格不留”,但是这游戏就不可能做到“一格不留”。因为在实际考虑非建筑占地的时候道路也应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道路本身并无产出,故而如果能减少道路的数量而让任意的建筑都仍然可达的情况下留出占地给供建筑使用,那么同样的区域就能做到更多的功能。所以道路数量也应是占地利用率中所考虑的一环。有些布局虽然没有空余用地但是道路效率很低,总的道路格数很多,实际能塞下的有效建筑的数量和占地还不如一些中间空出一格的布局。
要尽可能缩减道路数量而保证所有工厂都能正常工作维护,我个人是没想到什么适合人脑思路的求得全局最优解法的普适算法,但是有一个简单但较为粗糙的优化与评估思路可以使用。那就是分析道路的重要性,以下图为例:
可能的居民区局部布局示意图
如图,黄框内的道路在这一布局下是下方的隔间与右方的电池唯一的与道路交互的接口,且3面都可以作为建筑的出入口。故而可以认为它的效率相当到。而旁边橙框内的道路同时是两个建筑唯一相邻的道路的一边,去掉其中任何一个或几个都需要至少相同数量的道路去制造连通的路径一使右边的宿舍、隔间、电池有相邻道路且与主道路连通。故而可以认为这几格道路的利用率较高。而在下图中:
另一种布局
左边灰框中的横着的数条道路只需留一条即可在保证左右道路连通性的同时保证任意一个宿舍都仍和道路相接。右边灰框中的道路仅仅有一侧是建筑的链接口,而另一侧的藻类农田本身并不需要与道路相连,故而这条道路只为一侧的建筑服务。这两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认为道路的利用率较低。
在实际布局中,我们可以通过从细微逐渐到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道路的利用率,如:
这幅图中灰色的道路利用率较低
如此更改之后,可以在连通性不变、物流交互距离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多放下两个宿舍的建筑
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让几个小模块去拼成大模块后让模块的总面积与周长之比尽量大,不过这里的周长指得是模块的边缘一格并非数学意义上的周长,比如上图中纪念碑和农田之间的周长只会计算一趟那些路的格数,不会根据数学意义的周长计算出那条路的两倍+1的格数。
物流效率:
上面讲了土地利用率,说到“道路”也应算在“空地”里,但这并不是在说道路越少越好。再加上这个游戏的用地确实不是很紧张,有的时候稍微牺牲一点土地利用率去大幅缩短通勤时间也是值得的。而如何规划取舍就得看具体情况,有些建筑间物流较为频繁,如农场到粮仓、粮仓到各个地区食堂、港口到仓库、太空区的仓库到工厂区仓库/食物区冰仓库、钢铁仓库到太空区的活动阀门、还有跨区域的垃圾仓库到垃圾站等。有些建筑间并无太多的运力需求,如芯片厂到芯片仓库等。我们在规划的时候要根据区域间的关系尽可能缩短大流量运力需求的建筑间的通勤路程,如果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最好也尽可能地缩短这些低运力,相关内容将在之后展示工厂区参考布局的时候顺道介绍。另一提升运力的方法是在可以替代的情况下对于某些运力紧张的仓库尽量用更多数量的小仓库而不是用中或者大仓库。因为同数量小中大仓库运力相同,故而同占地小中大仓库的运力是4:2:1的关系。
灵活性:
由于这个游戏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物品产能有不同的需求,且部分建筑在后期解锁科技前无法铺设必须要在前期使用下位替代,故而在考虑布局的时候要兼顾前后期,也要能易于随着需求改变建筑。实际上实现起来并不困难。我给出的参考布局将可以给你的开局打下一个好基础,且此布局在开局的时候部分地方可以简单替换。需要替换的主要建筑也就是以智能宿舍→医院、智能宿舍→小宿舍x2、小仓库x2→虫农场替代。
产能平衡:
就是不能让产能太失横,这里的产能不仅包括几种农场精炼厂,也包括仓库、宿舍、电站电池、垃圾处理设施等。不能为了铺得更密而狂铺一种物品。因为太坤号的发展是遵循木桶原理的,发展的稳定性视短板而定,当此产能已经足够富余时,再扩产只会加重仓库堆积工厂停工,对于保护你的飞船而言并无太大用处。想要达到产能平衡,一种方式是多多利用后期的垃圾站随时可以改变转化目标的特性。利用隔间产生大量垃圾、等太坤号可以靠垃圾循环自给自足后甚至可以拆除全部的精炼厂替换为垃圾站和其它建筑。
稳定性:
主要指要考虑到脚滑等事故造成的影响。可以基本理解为每一个区域的可用工人数都要一定幅度上地大于需求的工人数。防止脚滑→人手不足→脚滑的恶性循环。另一个就是虽然确实有方法极大程度上减少脚滑的概率,但是如果打算完成不死一人等极限目标且想要救狗狗又不打算回档的话还是建议前期每个区域备好两个医院、后期整艘太坤号最好留有两个医疗中心。且钢铁和食物的库存最好留得比较充足,电池电量等电力保障也尽量稍高一点,最好可以支持频繁逃亡。对于电池、纪念碑等无工人的建筑虽说可以建造完成以后拆除道路,但是最好还是留一条消防站和车间可以通往的道路(不过这个应该要算到个人美学里了)。
自动化/省事程度:
实际上具体指的主要是要让一个区域的电池尽量多一点,这样不用在长距离移动的时候频繁开关工厂。
个人美学:
对称、康庄大道、极高生活水平、极限压榨等。。。不同人心目中的“美好”的布局不同,而游戏中通过所需的布局实用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上限也就在那儿,没有太多的可玩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追求更“好”的布局是为了更符合个人喜好。不同的喜好和目标会让人选择不同的布局,故而这篇文章标题也说了的主要是供以参考。我个人一些非实用性的追求就是每个建筑都可达、尽可能地减少道路或空地但又不对物流造成过大困扰、不死一人、然后还有上面所说的救狗的追求,所以电池也必须与路相邻、治疗中心不能少。
一些可能被人忽略的细节:
同占地的小中大仓库需求的邻接道路数量依次减小,小仓库仓储量不如中大仓库,但是相同数量仓库的运力相同,也就是说同面积的小仓库运力是大仓库的4倍、中仓库的2倍。
与仓库类似,同占地的小中大电池单位占地存电量依次减小,但是电池有充电速度的上限(前提是你太阳能板和核电站发电足够)多个小电池相比于单个大电池来说更适合短距离频繁的跑路。
宿舍的buff看的是“大多数”人住什么样的地方,所以让隔间和智能宿舍混用可以在更小的占地内住更多人且单个人口能产更多垃圾。这个比例大概是60%左右,也就是说只要区域内有60%的人口住智能宿舍就可以让这个区域的稳定性+2,其它人住隔间即可。而如果一不小心造太多宿舍/隔间由于移民随机入住而让智能宿舍的人口低于60%导致buff没了,可以通过暂停——拆除——继续游戏然后立马在此暂停——取消拆除的操作将住户赶到另一种宿舍中。
关于选择藻类还是农场:农场和藻类相比单位占地/电力/人力/水资源消耗的食物产量都更低,唯一的优势就是垃圾产量更高,但是如果你按我说的隔间和智能宿舍混用且人口没有死得太随意的话后期垃圾肯定不会缺,农场多出来的这一点垃圾还得新建垃圾站去处理,说实话其实诱惑力并不大。而且如果用过量藻类场只是会造成食物堆积而已,而过量农场会导致垃圾堆积降舒适度。故而出于稳定和方便角度考虑我认为藻类农场更好一点。
正文
农业区
太空区
由于在太空区基本都会有的8个靠墙建筑放下去后就只剩下中间12*56的占地和靠墙侧两个8*9的空地,所以如果要把9*9实验室塞进来放实验室的地方只能预留下3格,而非靠墙的建筑中没有2格大小的。故而8太空建筑+实验室在同一个区域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浪费这9格占地。而有7个太空类工厂时即可达成二级太空专业化。故而开启新区域之后可以将研究站放在2号工厂区和垃圾站放一起,这么放还有一个好处是研究站的垃圾处理会更加方便。基于这种考虑的布局如下:
开局
解锁2号区后
另一种方式是在后期把上图中的探测器工厂移动到6区仓储区,这里就不展示了,大家可以自己尝试规划。
工业区
工业区(注:这个蓝图实际上需要上下翻转才能用,不然隔间会撞广告牌)
一般而言工业区都是最早开发的区域,在二区,旁边就是更早开发的一区太空区。另一边则是三区农业区。这个蓝图的预想是从左边的太空区直接接受挖到的铁,然后就进通过钢厂炼成钢,铁进区域后入仓只需要1格,欲送至两边钢厂都只需移动3格,然后靠右的仓库从两边钢厂取货都只需4格。送往太空区维修飞船的运输距离也并不远,考虑到3/4/5/6区建造建筑需要大量钢材,故而铁在左钢在右。碳和聚合物也是尽量贴近从1号区通过来的路,电子厂则硅物流需求大,芯片物流需求小,所以硅在左边靠太空港的地方而芯片在右边,顺道一提这样布局硅从1号到仓库到电子厂到出来到送至其它区域的过程中,没有走任何一部原路。
这幅布局中可以替换的还不少,除了一开始说的常见替换之外,还可以在中期将左上角钢厂替换为垃圾回收站,然后增大门口钢铁仓库的大小或者数量,就像这样:
只留一个钢厂,多放一个垃圾/核电站/研究站,增加仓库以加大运力和仓储量(注:这个蓝图实际上需要上下翻转才能用,不然隔间会撞广告牌)
又或者说如果不想放无人机区,还可以把聚合物和旁边的也一起东西去掉替换为垃圾站,就比如这样:
不用无人机仓库、替换聚合物厂(注:这个蓝图实际上需要上下翻转才能用,不然隔间会撞广告牌)
三种布局的道路或空地均在150格以下,如果道路总共就2条横向1条竖向那么一共就56*2+30-2=140格,这140格基本可以认为是让每一个建筑都可达的情况下的极限道路/空地格数。而这里已经十分接近了。
顺道一提前期的垃圾回收专精芯片的话等大后期建筑基本都建完以后就不需要电子厂了,解释可以将电子厂替换为宿舍和电池,靠墙的隔间+电池+宿舍的组合可以替换为垃圾站,亦或者减少中间的仓库数量将电子厂替换为垃圾站+宿舍+仓库的组合。这样就可以让这个区域二级回收专业化,有不少的提升。
农业/居住混合区
半农业半居住区(注:后期食堂不够了的话可以把中间的车间+垃圾仓库替换为2座食堂,把车间放到上方那一排仓库中)
在没有点出藻类科技的时候可以把道路边的放仓库的位置改为昆虫场、把下方两排宿舍楼那里换成农场。之所以弄半农业半居住区,是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大的程度上节约粮食的运力,这一布局较为灵活,可以参考如下几种方式:
三个蓝框内的区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更改
还有另外两种思路,一种是:
思路其一,三处中电池存放处中2处留着一处可以搞成原来的样子
另一种是:
拓展思路二
上述路线亦可左右对称放置,以满足区域间道路接口。一般建议3区农业区之后4区人口区、5区垃圾回收区。减少粮食和垃圾的运力需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放置。在前期未解锁藻类农场科技前,也可以如图将部分宿舍转变为农田区,还可以将那一排仓库的两端换成虫厂。
前期过度阶段,左边宿舍区可以换成农田区
如果你想要让太坤号上的人们菜肴丰富,四种菜品样样都有,也可以试试这个:
1放满的藻类+1放满的农场+1蘑菇墙+6虫厂
不过最后展示的这一种布局我也没有试过,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农业专业化。
上述农业布局在水处理中心旁边是大面积的后期建筑区域,在前期不缺稳定度、大电池、无人机库的时候可以用融水站代替,建议在第二章的时候完成农业转型,第三章开头尽早研究出水处理站,这样之后就不必一直去挖冰了。顺带一提,水处理站耗电量十分恐怖,建议前两章多探资源,只要你的探测器扔得不是太浪费,前两章的硅碳资源基本上能保证你太阳能板点到最后一阶段。
其实这三个区域规划好了以后剩下三个区域基本上随便怎么规划都可以,按上述规划2区在是工业区的同时还起到了垃圾回收区的功能,建议是4区人口/特殊建筑区,5区垃圾处理/特殊建筑区,6区仓储/特殊建筑区。因为2区已经能解决大半垃圾回收的需求了,3区用我一开始的海藻厂方案又能解决大部分人口需求(满科技住户4760或4984(舒适度够不用立法中心的话)),且满科技太空区能住1000+人,工厂区能住1100+人。已经有7000+住房了。所以回收区和人口区可以随意规划,或是建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尽情体验游戏的乐趣。仓储区本身由于前三个区划规划的仓库数量也不小,所以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随意规划。
垃圾回收区
垃圾回收区
垃圾回收区的布局没有和上面的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个布局的使用价值比起上面其它的建筑更低,在不更改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这个因为这里有大量的人员居住在隔间所以会有一个debuff,虽然立法中心能防止满意度太低,我们也可以通过监听中心更改政策来增加幸福度,不过不太符合我个人的追求。但是没有实用价值不代表没有参考价值。这里有12个垃圾站可行的选址,垃圾区二级专业化只需10个回收站即可,所以可以拆到两个回收站换成其它的建筑。然后这里的隔间所提供的人口也是远远足够的,所以我们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这上面的布局来,可以适当拆除几个隔间和核电站换成智能宿舍以增加稳定度。如果你按我说的区划规划的话无人机港在这里也不是必需品,因为这里左邻居民区右邻仓库,取垃圾和放产物都十分方别。故而这里的无人机港可以换成大仓库或者提供空地以方别其余地方布局。不追求垃圾产量的话也可以仿照工厂的布局让回收站在上下两边,中间留出12格以2过道+(4+6)or(3+7)的仓库、智能宿舍、稳定性建筑的组合。可以参考下图:
另一种垃圾回收布局
但是由于游戏能够获得的人数总量有限,在前三个区域用我推荐的规划区域的情况下垃圾回收区用不到这么多宿舍和食堂,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其换成纪念碑+宿舍的组合或者断掉一侧的连通道路改成纪念碑+仓库的组合:
人数远低于太坤号内部住房总量时可以参考的布局
总之就是方法有很多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布局来。
以上就是《伊克西翁》各区域建筑布局思路一览的全部内容了,欢迎持续关注教程之家。
2023-01-11
2023-01-25
2022-12-29
2022-12-30
2022-12-30
2023-01-02